Welcome to Pandora's Box(Why)

Keep It Simple, Stupid!

Fork me on GitHub

成长就是蜕变

| Comments

好几个月没来这块自留地了,觉得甚是不妥,心里也不那么踏实。最近,脑海里常浮现两个字,那就是“成长”;成长在每一个人看来也许含义都大不相同,我理解的成长“就是蜕变”。

我想说什么呢?蜕变是一个过程,最直观的比喻便是“破茧成蝶”,经历了磨砺和长时间的积累,才终有之后绚丽的身姿;蜕变也是一种选择,最近老在想,通过观察,也察觉到,这个世界和社会真的是缤纷多彩(乱七八槽),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,把选择简化一下,用几对词来描述,可以有好几个方面的分析,积极 V.S. 消极,向上 V.S. 退后,大局 V.S. 个人,克服 V.S. 退缩,责任 V.S. 散漫,蜕变 V.S. 自缚!

人终究是复杂的,也有各种纠结,这个时候仿佛“简单一点”的人,都会受到他人的羡慕,为什么呢?纠结来源于选择,而终极原因则是欲望罢了,复杂就在这里了,为了得到太多的东西,终究是得推着自己“忙碌”,忙忙碌碌心情浮躁,也就很难做一个“简单一点”的人了。古人说,“无欲则刚”,想想还真是人间真理,四个人说透了人类痛苦的来源之一,可在这个“精彩”的世界,有着太多的诱惑,哪个“傻子”能抵制得住哩!因为,大家都是“正常人”嘛!没有读过“人性的缺点”之类的书,但是如果用“准许为人”这么高端积极的词汇为自己的“不作为,懒惰,自私”开脱,那可真是可笑哩!

写到这里,忽然想起了“鲁迅先生”,在林林总总的大文豪中,他老人家是我最喜欢的,为什么?读书少,《语文》课本上鲁迅的文章太多,又偏巧自己喜欢“鲁迅”的行文风格,什么“我家门前有两棵树,一颗是枣树,另一颗还是枣树”的幽默,抑或“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就有了路”的经典,都让人十分喜爱。小时候买的不多的“文学书”中,《鲁迅文集》是一本翻的最多了的,可那时候啥都不懂,根本不知道“鲁迅先生”笔下文字的重量和分量,这着实是“脱节严重”!说到这里,前段时间的电影《黄金时代》是我在课本之外,通过电影银幕,对鲁迅先生认识最深的一次再教育,《语文》课上的那个“思想家,革命家,教育家”如此虚无缥缈,因此当我在银幕上看到“先生”本人,心里还真是有点激动。所以,那部长达3小时的电影,我看得津津有味,因为“鲁迅先生”是主角嘛,二萧给人的触动倒没有那么大了。

蜕变是“质变”,但确是在无数“量变”之后自然发生的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体肤,这个过程都是“量变”。当斯人能够接过“大任”,那必是“质变”发生之时!任何过于快速的“质变”都是不自然的,也是畸形的,也是无法担当大任的。拿技术圈子来说,最近团队的一位老师就“牛人的壁垒”展开讨论,提出“技术壁垒”,“时间壁垒”和“成果壁垒”,并总结出:(1)大家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并保持下去;(2)技术壁垒需要持续的时间投入,要有耐心,这就是时间壁垒;(3)把技术壁垒转化为成功、更容易被人认可的产品,更有说服力。在这里面,我觉得“持续的时间投入”是核心点,对于一门技术,踏实积累一年,定能略窥门径!假以三年五载,则一技术专家成矣!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,读了大学本科的人,极少数成为了大家眼中的“牛人”和“技术专家”呢?呵呵,自己悟!

距离起初写这篇文章到现在,不觉已有两个月的光阴了,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气呵成,搞得现在竟不知自己想说些什么了。如此,那就再发散一下无妨。

成长是一个扩展视野的过程,是对一个人自身的升华!一句话说得好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最近一直在想,其实世界上很多的人,很多的时间,都是带着错误的认知在生活的。很多时候,矛盾什么的,也许都来自于一个人的无知和夜郎自大。人们仿佛都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好比井底之蛙,它的世界其实很大,只要大到它认为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就可以了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好像认知到世界视野级别的人,都能够或多或少留下一笔。那么如何增加一个人的认知呢?我觉得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是一个很好的概括,再加上“思万家事”,慢慢地一个人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观,价值观,而世界观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如何观世界的。

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,刚开始比如说是儿子,女儿,孙子,孙女,etc。然后是学生,学徒,同学,朋友,etc。之后也许还有战友。走上工作岗位,也就是大家说的进入社会吧,又有职工,同事,老板,各种工种,比如程序员,etc。喜欢有个家的,还会从男女朋友进化到婚姻阶段,成为丈夫和妻子,之后成为父亲和母亲,一大家子,七大姨八大姑,etc。还有很多其他的社会角色,这里就不啰嗦了。我想说什么呢?不同的角色的思考方式是会发生不小的变化,且这种变化也是自然的,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试着去接受各种各样的变化,去适应并做好自己的角色。所以,肯定青春期会动荡一下,这里忽略很多其他的因素不提了,比如你想有个女朋友啊什么的,etc。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,现代社会貌似存在着很多的失控,比如说之前的包办婚姻,如今的相亲,结为夫妻的二人,对于发生的角色变化无所适从,自然就会滋生不少问题。失控大多来自于外界的压力,父母的压力,亲戚朋友的评论,etc。其实很多时候,我在想,学生这样一个角色,尤其是本科时期的时候,真的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一批人啊,如果7年前,我有此觉悟,我的本科一定会更加折腾一些的!不过说到这里,便稍稍印证了,还是事后诸葛亮多,很多事情,很多阶段,回头看的时候,心里明白得很,而就在当时心里糊涂得很。没有关系,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吧,在成长的过程中,不断进化自己,才能越走越安心。

小的时候,大家都拥有单纯的梦想或者理想,我想当一名科学家,我想做一个宇航员探索太空,我想做一个老师,医生,警察,飞行员,etc。可是又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呢?随着年龄的增长,理想越来越丰满,现实却骨干地让人失望。拿好的成绩,考上好的大学,谈一个漂亮的女朋友,找一份好的工作,过上幸福生活之后,却早已发现,理想什么的,早已经和自己相距十万八千英尺了。我个人的分析,有两个方面导致“理想的流产”。第一个就是确定理想的时候,天马行空,只是心中一份美好的想象,当然小孩子的时候这个很正常。不过此时,父母就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了,如果做充分的沟通,对理想做一下修饰,也许会好很多。如此,很快,小孩子也许就会被淹没在作业和考试中,和理想说再见了。长大后,发现,哦,原来自己没啥理想,这可咋办?第二个就是,随着阅历的增长,渐渐认识到自己实力有限,或者说努力程度有限,无法支撑自己的理想。如果是前者,那么也许真的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抱负了,不要跟自己的IQ和EQ较劲,否则会头破血流。而对于后者,则取决于心态了,相应的努力会得来应有的回报。No pain, no gain!

不过,到了一定阶段,抛却理想不谈,每个人会慢慢认识到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。想周游世界?想老婆孩子热炕头?想大干一番,千万富翁?还是好好上班,好好锻炼,好好对待每一个人?一旦确定了生活方式,大家都会舒服不少,至少不会被太多的选择煎熬了。这个时候心态好像成为了关键,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大大不同,你选择了自己的,那就最好尊重她,净重她,而不是各种不满意,嫉妒他人的“逍遥生活”。当然了,穷则变,生活方式肯定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得到改变或者说改善。

吾日三省吾身,温故而知新,这都是对每一个人的金玉良言。大和小,真的只在一念之间。活在你小小的世界中,你的价值观会试图匹配你的世界。而活在大千世界,你的认知会不断适应你对这个世界的观察。这也是我发现人生很有意思的一点,之前你觉得很困难的事情,慢慢却变成了你擅长的东西。之前你认为是全世界第一定律的东西,却在某一个阶段被自己彻底推翻。嗯,这就是蜕变吧,变化是永恒的,拥抱变化才是我们的生存之道!

当你未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认识,那就继续保持一颗美好的好奇心,不灭的热情快乐地探索吧。吾生也有涯,蜕变也无涯!

When you change the way you think about the world, you can change the world you think about!

Comments